地质学报杂志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中国优秀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科双奖期刊 国家期刊奖获奖期刊 中国科技期刊优秀期刊 北大图书馆收录期刊
主管/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国内刊号:CN:11-1951/P
国际刊号:ISSN:0001-5717
期刊信息

中文名称:地质学报杂志

刊物语言:中文

刊物规格:A4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创刊时间:1922

出版周期:月刊

国内刊号:11-1951/P

国际刊号:0001-5717

邮发代号:2-113

刊物定价:1060.00元/年

出版地:北京

首页>地质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地质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0001-5717
  • 国内刊号:11-1951/P
  • 出版周期:月刊
  •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中国优秀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科双奖期刊 国家期刊奖获奖期刊 中国科技期刊优秀期刊 北大图书馆收录期刊
  • 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EI 工程索引(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优秀期刊)
地质学报杂志介绍

《地质学报杂志》(CN:11-1951/P)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大型月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征文发行。《地质学报杂志》期刊收录于:CA 化学文摘(美)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EI 工程索引(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优秀期刊),地质学报杂志一直致力于在各个学科领域里提供最新、最权威的学术研究成果,颇受业界和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关注和好评。

本刊栏目设置
综述、研究论文、技术方法、特邀论文等
本刊数据库收录/荣誉
CA 化学文摘(美)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EI 工程索引(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优秀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中国优秀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科双奖期刊 国家期刊奖获奖期刊 中国科技期刊优秀期刊 北大图书馆收录期刊
地质学报杂志投稿须知

1.来稿应具有科学性、实践性、逻辑性、先进性,要求材料可靠、论点鲜明、条理清晰、简明扼要、文字精炼、数据准确、图表清晰。内容符合《保密法》规定,在政治和涉外问题上应符合国家有关政策,文责自负。论文必须包括:中英文题名、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及邮政编码、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正文和参考文献、第一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如系基金资助项目请注明基金名称及编号。

2.题名应简短,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英文题名不超过10个实词,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题名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词、字符、代号、简称以及商品名称。

3.摘要要反映论文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字数为120~300字,采用第三人称表述。

4.关键词应能准确反映论文主题内容,尽量选用《汉语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一般为3~8个。

5.文中图表应具有自明性,切忌与文字表述重复。图要有图序、图题和必要的图注,图中文字为6号宋体字。表尽量用三线表,有表序、表题。

6.量和单位应严格执行GB 3100~3102—93有关规定。

7.参考文献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学位论文除外),并在文中引用处注明,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格式应符合国标(GB/T 7714—2015)的规定。

8.文稿应在Word系统中编辑, 纸型为A4, 页边距2  cm,使用5号宋体字, 正文部分采用层次标题并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同层次之间用下圆点“.”,如“1”、“1.1”、“1.1.1”等。

9.本刊只接受在线投稿方式,编辑部有权对录用稿件作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本刊对来稿概不退还,在3个月内未接到本刊录用通知者,可自行处理。来稿一经刊登,本刊将酌致稿酬,并赠送当期刊物。

期刊引用
年度被引次数报告 (学术成果产出及被引变化趋势)
往期文章
  • 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古潜山的宏观展布特征与演化过程

    古潜山的形成与发育受控于多期构造运动,在不同构造背景下所表现出的结构形态是有规律可循的,呈现出成群、成带分布的现象。本文以黄骅坳陷潜山宏观展布特征为研究重点,利用三维地震资料,解剖潜山结构特征,探讨潜山的演化过程。研究表明,黄骅坳陷古潜山可分为基岩褶皱形成的潜山背斜群、基底断块掀斜作用形成的大型断鼻和盆缘裙边断鼻潜山构造三...

    作者:张津宁; 付立新; 周建生; 楼达; 李宏军; 赵勇刚; 冯建园; 王鑫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扬子北缘晚古元古代A型花岗质岩: Columbia超大陆裂解的证据

    为约束扬子陆块晚古元古代构造演化历史,以华山观岩体的钾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为研究对象,开展地球化学、年代学、全岩Nd同位素及锆石Hf同位素分析。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钾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的结晶年龄分别为1860±12 Ma(MSWD=0.69)和1832±14 Ma(MSWD=0.48)。两类岩石都显示铝质A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一致的εHf(t)值(-10.9~-13.8)及其二...

    作者:黄明达; 崔晓庄; 程爱国; 任光明; 何虎庄; 陈风霖; 张恒利; 张建强; 任飞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中国前陆冲断带油气勘探、理论与技术主要进展和展望

    我国中西部地区发育有16个前陆冲断带,油气资源总体较为丰富。前陆冲断带在天然气加快发展中地位与作用重要,是近期勘探突破发现、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和补充。2011年以来前陆冲断带勘探获得塔里木盆地库车深层天然气及柴达木盆地西南缘石油两项重大突破、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石油及四川盆地西北缘天然气两项重大进展、准噶尔盆地南缘及塔里木盆地西...

    作者:蔚远江; 杨涛; 郭彬程; 詹路锋; 许小溪; 杨超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华南陆区板块活动与构造体系的形成演化--纪念李四光先生诞辰130周年

    本文通过华南陆区中新元古代以来板块活动与构造体系的"一体化"融合研究,从构造体系形变特征、形成演化历史、形成机制等方面分析了其与板块活动的成生联系。构建了区内以扬子反S型构造体系、新华夏构造体系、南岭纬向带为主体的多体系复合构造格局。其中,新厘定的扬子反S型构造体系为扬子板块的主体构造,原属于华夏系,奠基于晋宁期扬子、华夏板...

    作者:杨明桂; 王光辉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华南奥陶纪末生物大灭绝的肇端标志--腕足动物稀少贝组合(Manosia Assemblage)及其穿时分布

    奥陶纪末生物大灭绝与冈瓦纳大陆冰盖的形成与消融密切关联的认识已被广泛接受;同时,赫南特贝腕足动物群(Hirnantia Fauna)常被视作这次大灭绝的肇端标志。本文通过对扬子区-全球环境巨变的一个缩影-相关层段的腕足类的研究,改变了后一认识。上扬子区五峰组(笔石页岩相)与观音桥层(介壳相)之间,以及下扬子区新开岭层之中的"混合相地层"(既产笔石...

    作者:戎嘉余; 黄冰 刊期: 2019年第03期